新闻中心
News Center2024年9月10日,阳光产业园-博纳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呼兰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该项目规划总投资高达3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5万吨级正负极材料和10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的集成产线。项目完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80亿元,年均税收贡献3.5亿元,并为当地带来600余个新的就业岗位。本期的建设重点是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投资额为6.2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约为12亿元,年利税约0.3亿元。这一项目的落地将为东北地区发电侧及工商业储能、交通工具、后备电源、启动电源、工程机械、小动力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呼兰区将新能源产业定位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适应高寒地区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并制定了《呼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随着华电风电、协和风电等一系列新能源产业项目的相继投产,呼兰区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特别是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方面,呼兰区的项目落地标志着与深圳博纳新能源、派勒智能纳米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入合作,将进一步吸引新能源上下游企业落户于此,形成强大的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助推哈尔滨市成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高地。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储能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日益广阔,尤其是在储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据相关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需求量将达到1.5TW,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阳光产业园-博纳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的开工不仅是呼兰区乃至哈尔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次重要推动。随着该项目的逐步建设和投产,将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预示着钠离子电池技术在未来能源存储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