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科技的前沿,中国再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在新一轮物理实验中迎来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字孪生系统的首次应用。这一系统,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为核聚变装置的真空室烘烤过程提供了“超级眼睛”,通过在虚拟空间构建与物理实体完全相同的数字模型,实现了全方位、实时、精准的监测。
中国环流三号,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是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自去年底向全球开放以来,吸引了包括法国、日本在内的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共同探索核聚变技术的奥秘。在首轮国际联合实验中,中国环流三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特殊的先进磁场结构,为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环流三号在数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保障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全域智能控制研发奠定了基础,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系统以真空室温度场分布为核心对象,通过接收加热器和实体温度监测点的数据输入,利用虚拟传感器算法,实时输出完整的温度场分布,实现了对真空室内部状态的全方位、高精度监测的实时同步计算与监测,大幅提升了真空室烘烤过程的控制和响应能力。
将数字化算法与核聚变工程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中国环流三号开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全新应用篇章。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将继续深入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助力中国环流三号实现更高参数提升,为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应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