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随着我国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发电量稳步增长。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风电和光伏设备的退役处理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在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技术、标准、环保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2024年10月16日至18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成功举办,“循环经济助力风电行业迈向零废未来”论坛成为焦点。该论坛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深入探讨行业现状、解决方案和未来展望,凝聚可再生能源零废转型的共识。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卫权主持了会议。执行秘书长李丹在致辞中强调,可再生能源与循环经济相辅相成,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她提出,风电、光伏设备在设计制造阶段就应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并根据退役设备回收利用情况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黄洁亭指出,早期风电场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运行效率差、设备故障多、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她分析,欧洲已有34000台风电机组运行超过15年,全球风电场改造升级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政府高度关注风电场改造问题,连续发布相关政策,推动风电光伏设备更新和高效回收利用。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部主管马丽芳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零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建议落实责任者延伸制度,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产业再生资源收集贮存运输体系等。
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燕嵩分享了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探索,强调发电企业应避免风险,央企、国企等大企业应承担企业角色,确保全程各环节可追溯、可查询。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研究员陈磊介绍了该基金会提出的循环经济助力中国可再生能源零废转型倡议,强调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提到,我国风光固废回收系统尚不成熟,回收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产废地区与固废处置产业链空间错位、专业化回收利用企业较少、技术分离和回收利用难度大等挑战。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奔腾指出,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的高效无污染拆解是一个挑战,该所围绕智能拆解和分选技术开展了大量工作,并正在开展新能源器件提升重大项目。
龙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鹏介绍了公司采用纯物理方法实现叶片循环利用的路径。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新能源固废技术中心副主任何发泉分享了《退役风电机组循环利用路径探索与技术开发》,介绍了公司在物理法和化学法回收利用风机叶片的工作和成效。
李丹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到2050年,产业发展能够进入顺滑状态,构建起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置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